Project Description

演出日期:2013年10月4-6,12-13日

The History Boys

歷史男生

英國一所男子中學,有八位男生於應屆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可望入讀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校長為了確保他們能順利入讀這兩所高等學府,便特意聘請一位年輕的男老師訓練他們應試技巧。

八位男生的上課時間表已被排滿,於是校長便決定刪減其他老師的課節。語文科老師喜歡與學生談論古今詩、文,或讓學生在課堂上唱歌、演話劇;師生關係融洽。雖然學生們都認為這位老教師的課堂似乎浪費時間,但他們卻在不經意間認識大量文學作品,豐富了他們的知識。還有一位女教師,她給學生建立了堅實的學業基礎。而新老師針對大學入學試的課程,卻被老教師批評是把歷史變成了新聞寫作。

其後,老教師被發現騷擾男生,校長要求他提早退休;其中一位男生則公然挑逗新老師……男生略施小計,使校長取消對老教師提早退休的決定……學期最後一天,老教師在交通意外身亡;新老師亦因此半身癱瘓……

喬寶忠、馮祿德、陳健豪、布韻婷、文傑聰、葉興華、施標信、陳湛文、馮志佑、簡立強、郭嘉熹、鄧安迪

編劇:Alan Bennett
翻譯:陳鈞潤
導演:溫迪倫
監製/舞台及服裝設計:余振球
執行監製:陳美芝
燈光設計:趙靜怡
音響設計:劉穎途
製作經理:李浩賢
舞台監督及執行舞台監督:陳緻諾

日期及時間:
2013年10月4-5日(星期五至六) 晚上7時45分
2013年10月5-6日(星期六至日) 下午4時45分

票價:$180

地點: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日期及時間:
2013年10月12日(星期六) 晚上7時45分
2013年10月12-13日(星期六至日) 下午2時45分

票價:$160

地點:屯門大會堂文娛廳

門票於8月23日起在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網上及信用卡電話訂票熱線發售

設有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全日制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每次購買正價門票4至9張:九折;10至19張:八五折;20張或以上:八折

粵語演出

節目長約2小時(包括中場休息15分鐘),遲到者須待中場休息或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每場演出完畢後均設座談會,歡迎觀眾留步參加

節目查詢:
2540 1011/info@theatrespace.org

站借問的文字世界(轉載)
2013年10月(原載於信報)
鄧小宇

期待《歷史男生》重演

如果中英劇團的《大龍鳳》是我近月看過最佳的喜/鬧劇,那麼最佳悲/正劇肯定是劇場空間的翻譯劇《歷史男生》(The History Boys)莫屬了。Alan Bennett 的劇本已提供了最精采的原材,製作方面,即使在小型劇院上演,仍是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利用了舞台上所有空間,用粵語演英國公學背景也頭頭是道,沒有值得挑剔的粗疏和破綻,而眾多演員全體皆像剛充足了電,生氣活力十足,一點也察覺不到原來全劇差不多長達三小時。

我特別開心看到主角馮德祿來一次如魚得水,充滿人文情神,聚焦式的表演,我以前曾寫過我一向對他那種雷聲大的演技方式有成見,我寫這戲劇欄其實也有擔心我某些根深蒂固的成見會不會遮蓋扭曲自己的判斷力,所以當我確是由衷的欣賞今次馮德祿的演出,真的放下了心頭大石。

我明白很多時候創作團隊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被劇評人一句話全盤否定造成的傷害,甚至當其原意遭曲解誤讀時,那種委屈、不服氣的心情。雖然寫評論很難有客觀的標準,我唯一能做到就是忠於自己過去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品味和美學觀,我希望我的觀點能保持統一,前後有跡可尋而非搖擺不定,不會讓認同我觀點的讀者忽然有被出賣或愚弄的感覺,另外,不同意我讀者亦每次都可以用我的文章做反面教材 —— 凡我彈的對他們來說都屬好東西就是了。

其實我無論是讚是彈,那些劇目背後的創作團隊基本上我都沒來往,甚至不認識,除了好讓自己儘量保持某程度上的客觀和持平,也儘量自控,明知不喜歡胡思威和林奕華,要我評他們的劇很可能會代入太多個人偏見和陷於武斷,所以就索性不去接觸和談及它們,我覺傳這樣反而會公道些。

《歷史男生》是講英國一間公學為了培訓它的高材生考入劍橋牛津,開設特別班作密襲式催谷,從中觸及到很多題旨,像教育制度、理念,求知的功能、目的等等;劇中三位老師各有本身的教學方式,那位女教師傳授史實,為學生奠下紮實的基本功,馮祿德演的 Mr. Hector 注啟發,沒有預定的教材,上課時引領學生接觸不同的學養,除了政治歷史之外,從嚴肅文學、哲學到通俗電影、歌曲、戲劇都應有盡有,看似沒有實用價值,但卻能豐富他的學生未來的人生,另外一位臨時老師,聘來專門幫學生「捉題目」應付口試筆試,對他來說一切知識必需經過包裝,目的就是引起考官另眼相看,劇情很多篇幅都是放在老師學生在這三種教育模式互相牽制下所產生的討論、辯證。

這樣講教育的題材看似枯燥,但劇情是在一種十分輕鬆的氣氛下展開,對白風趣妙語連珠不在話下,更同時發人深省。大量文史哲政治的引經據典,以我的程度確只能領略到其中一部分,卻仍看得聽得津津入味,陳鈞潤出深入淺的翻凙功不可沒,顧及到在兩種語言間作出的平衡,典雅之餘又要口語化,更不可以過度富「廣東話」色彩而遮蓋了原作「英國」的背景,這樣的劇本對翻譯者來說,確是一次挑戰,但對「有乜未見過」的高手來說,必然過足癮。

其實不止馮德祿,其餘十一個演員都同樣出色,兩個戲份較重的學生,一個性格外向自信,一個內向自卑,兩位年青演員都能掌握得宜,飾演女教師一角的布韻婷她那種氣定神閒式的幽默感很多位都令我拍案叫絕,我以前從未看過這位女演員的演出,一向以為凡是這類角色通通都由凌紹安包辨,想不到香港劇壇確是臥虎藏龍。

(原文:http://www.dengxiaoyu.net/newsinfo.asp?ID=1330

Harry 舞台劇觀後隨想(轉載)
2013年10月13日星期日

歷史男生

New York Times “The History Boys” 電影版的評論中形容兩個教師,Irwin 是“hotshot young tutor and symbol of Thatcher-era go-getter mentality” 而 Hector is wittily described as “Mr. Chips With Kinks.” 至於八個學生的設計:“Of the eight students, cocky, seductive Dakin is the most charismatic. Next on the list are the overweight, clownish Timms; the dumb jock Rudge (Russell Tovey); and Scripps (Jamie Parker), a voluble Christian. The others barely register except as voices and faces in the ensemble.” 奇怪的是沒提 Posner,可能是電影版簡化了這頗重要的角色。另有回教徒Akthar,愛演戲的Crowther和主觀很强的Lockwood,則確是在劇本中份量較輕。

從演員角度來看,八個學生中最熟悉的是「愛麗絲」的簡立强,看他演老,中角不少,今次演上述中學生Timms,一樣有說服力。看得同樣多的是施標信 (甚至是同坐觀眾席 – 是一次葵青黑盒,not sure《planet b》還是《非常口》),喜見他演舞台原著裡颇有發揮的Posner,還美妙的一曲接一曲,La vie en rose 之後,竟是粵語版的Bewitched, bothered and bewildered,今年初我剛好在上環文娛中心唱過 (TTB版),唯一失望的是場刊裡找不到歌詞。演Dakin的文傑聰不久前看《作死》之後,也認識了。

「劇場空間」不是主打音樂劇,所以各“系列”之中沒有這一項,而《點點隔世情》亦只納入“畫家系列”,其實可以跟今年年初的《舞步青雲》,一同並列“音樂劇系列” 。今年看過的40齣戲之中最喜歡的就是《舞步青雲》,純是感情上的選擇,多年來對A chorus line情有獨鍾。今次又再多謝「劇場空間」帶來The History Boys這精彩劇本,看文化界的一致推崇:
“Nothing could diminish the incendiary achievement of this subtle, deep-wrought and immensely funny play about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education…In short, a superb, life-enhancing play.” – The Guardian
“Brilliantly funny…The History Boys is moving, disquieting: one follows it with a heart brimful…(Bennett’s) finest work in decades.” – Financial Times
“A play that strikes me as one of the finest Bennett has ever written, packed with superb one-liners that are surely destined to enter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 But this is a play of depth as well as dazzle, intensely moving as well as thought-provoking and funny.” – Daily Telegraph

《歷史男生》有Goodbye Mr. Chips, Dead Poet Society, To Sir with Love 等經典故事的影子,這點也不需多說。最特別之處是不只是一個,而是兩個主角,互相衝擊。馮祿德演活了這個我們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的中學時代最敬愛的老師,陳健豪更大的挑戰是演繹不傳統而性格頗複雜的Irwin,還有意外前後的變化,兩人都是渾身是戲,好看刹人。另外還配搭上一邪一正,喬寶忠的校長,和布韻婷的Lintott,更是豐富。Lintott一角,可能是凌绍安忙,要找外援,但布韻婷也不陌生,有她得獎的Marvin’s Room,《歷史男生》中她一段 “女性角度” 的獨白,尤其出色。

(原文:http://harryaftercurtain.blogspot.hk/2013/10/60-tiffany.html

十二門徒(轉載)
2013年11月15日

門徒Peter :

《History Boys》(歷史男生)是劇塲空間十月份的演出。

我觀賞是十月五日星期六下午塲的塲次。實在是慕劇作家Alan Bennett的名而欣賞,一套三小時的製作,對於性急的香港人,實在是一項挑戰。得稱讚導演在處理節奏上的表現,令三小時的演出完全沒"難捱"的感覺。整體表演暢順。
我奇怪的反而是為什麼要公演此劇?此劇具有濃厚的英國色彩,對於觀眾的了解和投入會有影響。

雖然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但文化差異仍存在。此劇改編後仍保留英國男校背景,正如導演在塲刊中所言,內容涉及教師性侵學生(雖然只是手足之欲)、男教師暗戀男學生等等,這都是香港人對教師的操守期望中普遍不能接受的。任憑老師教學如何出色、入大學率怎高,也不能容忍。觀眾就主觀上不能認同教師Hector,亦不會了解為什麼學生被受性侵後依然擁護他。沒有好好處理這"文化差異"(假設是英國男生成長都普遍曾聽過或經歷過的這疑惑),就彷如建屋沒好好建好基石一樣,任憑你如何說,整劇彷如建在浮沙上。

再者,導演在處理層次上,略欠細緻和深入。如教師Hector上課,除了顯示他不根據課程內容上課外,未能突出這種東拉西扯的教法,就是全方位的教授方法,也不能理解怎如Hector所言,會令學生畢生受用!當聯繫不上教師Hector教的是影響學生人生觀、處世的方向,一些胡亂的競猜遊戲、各自引經據典,都不見其教法有何偉大之處?畢竟胡扯吹水遊花園也是不跟課程指引的一種。

沒有突顯教師Hector教學方法之優,就成就不了後來學生對於新老師Irwin初來時的抗拒。沒有Hector和Irwin的教學清淅對比,他們的衝突就不明顯(變成只是單純的爭奪課堂時間的仇恨)。

而且新教師對學生Dakin的愛意實在太隱晦了。例如導演的處理可以是Irwin特別注視他、甚至是刻意避開他的視線,起碼令觀眾有跡可尋!劇中除了是Posner講出來以外,實在沒什麼蛛絲馬跡可以找到?

演員方面,飾演學生的眾人實際年齡上雖與高中生有一點距離,但一點也沒扮後生的感覺。而且大家交流得很自然。女教師Lintott後面的一段女性角色看歷史演繹有點力不從心,該段台詞"講咗等如演咗",演不出味道。但其他表現上布韻婷仍恰如其份。馮祿德一貫的"爆"巳有所改善(相比《留守太平間》的醫生角色)。

要讚的還有余振球的舞台設計。沙田文娛廳的演出地方細小,今次塲景不單有所開拓空間,並以摺合式配合不同塲景。而導演在台位上亦有善用該設計,看得出在台位上導演溫迪倫是花過不少心思。

歷史男生整體演出算是中上之作,是一套值得入塲支持的作品。

(原文:http://twelvedisciples.wordpress.com/2013/11/15/%E3%80%8Ahistory-boys%EF%BC%88%E6%AD%B7%E5%8F%B2%E7%94%B7%E7%94%9F%EF%BC%89%E3%80%8B/

香港舞台劇獎提名
.最佳男配角(喜劇/鬧劇) – 施標信
.最佳舞台設計 – 余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