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社區文化大使2009

天城戲棚-香港故事

引言回應去年社區文化大使計劃「飛沙走石建天城」把天水圍的故事帶到全香港,今年「天城戲棚—香港故事」,把香港的故事帶到天水圍。 以訴說香港故事為「經」,以歡愉的嘉年華氛圍為「緯」,結合社區力量,在天水圍描繪香港故事,以創意文化帶動社區生機。

製作人員
藝術總監:張可堅
計劃意念 / 戲劇指導:余振球
監製:李淑君
查詢報名及節目查詢(劇場空間) 25401011 www.theatrespace.org
一般查詢(康文署) 2268 7367 www.lcsd.gov.hk/ab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及表演者 / 導師的權利
本節目的內容並不反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意見

從相關的香港歷史人物出發,發掘屬於香港人的香港故事,由學員編寫成短劇,交由第二部「細胞小組」的學員排練,於第三部「天城戲棚」藝術市集作公開演出,加深市民對香港的認識和歸屬感。

導師:溫迪倫

日期:2009年4月11日至7月11日 逢星期六(4月18日及7月4日除外)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5時
地點:劇場空間排練室
(地址:上環德輔道西32-36號鹽業銀行西區大廈15樓)

工作坊費用:$264* (包括12節工作坊,每節2小時30分)
對象:16歲或以上人士
截止報名日期:名額已滿 !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 (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在剛完結的第一部份「香港故事」創作工作坊中,學員發掘了屬於香港人的香港故事,並編寫成短劇,交由第二部「1+4細胞小組」演技特訓的學員排練。

演出日期為2009年10月31日及11月1日,詳情將於排練期間公佈。
工作坊費用:$154*(包括7節工作坊,每節2小時)
對象:16歲或以上人士
名額:每組4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截止報名日期:開班前一星期(以郵戳為準)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
(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報名及節目查詢(劇場空間) 2540 1011 www.theatrespace.org
一般查詢(康文署) 2268 7367 www.lcsd.gov.hk/ab

「天城戲棚─香港故事」的壓軸節目,於天水圍宏逸廣場搭建藝術市集,結合社區力量,在天水圍描繪香港故事,以創意文化帶動社區生機。活動歡迎市民參與,費用全免。

活動內容

1.演出
由「香港故事創作工作坊」的學員編寫劇本,再由9個「1+4細胞小組工作坊」的導師與學員一同排練,於藝術市集搭建三個黑盒劇場,輪番展現香港故事,細味港人趣事與人情冷暖。

創作團隊
《母親節》
編劇:林竹珊  導師:劉俊葳
學員:甄碧霞、莫美嫻、蕭彥芬、朱慧珠

《拾遺》
編劇:李家賢  導師:劉俊葳
學員:Cast A- 陳綺華、孔愛珍 Cast B- 李婉碧、廖春梅

《舊相識,新天地》
編劇:梅沛鈴  導師:何文蔚
學員:吳勤生、龔智勇、何嘉珮、梁恕樂

《移民》
編劇:袁潔齡  導師:何文蔚
學員:陳忠榮、梅沛鈴、劉永佳

《五豬談》
編劇:衛婉盈  導師:喬寶忠
學員:周秀蓮、甘美馨、陳皓明、蘇俊文

《房間》
編劇:黃家茵  導師:劉俊葳
學員:余穎思、周銘新、何靜芝、李嘉瑜、周婉芬、梁玉卿

《隔離》
編劇:甄碧霞  導師:譚家敏
學員:謝世強、駱惠芬、郭婉玲

《邪牌愛碧咸》
編劇:梅敢先  導師:譚家敏
學員:王愫瑗、陳家俊、蘇子珊、彭家敏 2. 攤位
邀請多個機構擺設攤位,
豐富市集的活動,更添熱鬧氣氛。

3. 街頭藝人
邀請多位藝術家到場,
遊走於人群之間,
將表演藝術帶到市民身邊。

開放時間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萬聖節)
下午二時至八時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下午二時至五時

地點
天水圍宏逸廣場
(天逸村與俊宏軒之間空地)
製作人員
藝術總監:張可堅
計劃意念 / 戲劇指導:余振球
監製:李淑君
助理監製:于曉君
製作經理:孫楠濱
舞台監督:李浩賢
助理舞台監督:呂琼珍、梁雅慈、陳嘉儀

節目查詢:(劇場空間) 2540 1011 www.theatrespace.org
一般查詢:(康文署) 2268 7367 www.lcsd.gov.hk/ab

劉俊葳
精通英語及普通話,是新加坡TOY肥料廠的創團成員,曾是動力883的全職電台DJ,後從新加坡來港發展。師承已故新加坡戲劇大師郭寶崑先生,在新加坡實踐表演藝術學院接受訓練,期間學習京劇、能劇及印尼舞劇。代表新加坡到世界各地參與藝術節表演及巡迴演出,先後憑《奧麗安娜》以及《李大傻》兩度獲提名新加坡海峽時報舞台獎最佳男演員,並憑《行者漂泊—鄭和的後代》榮獲該舞台劇獎之最佳總體演出。

何浩源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連續兩年獲學院頒發最傑出男演員及獎學金,曾代表學院參與捷克ISTROPPLITANA FESTIVAL。畢業後曾擔任演員、監製、導演、編劇、戲劇導師等,務求作多方面的發展。曾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約藝員,參與的電視、電影、配音及舞台演出超過百部,包括演戲家族《遇上1941的女孩》、《蛋散與豬扒》、《邊城》、《四川好人》;劇場空間《蛆》、《畢加索遇上愛因斯坦》等。現為中國及香港多個機構設計戲劇培訓課程。

喬寶忠
資深戲劇演員,第四線劇社社員。曾參與多個劇團的演出,包括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戲劇組、羅富國教育學院校友會戲劇組、赫墾坊劇團、力行劇社、海豹劇團、香港影視劇團、香港戲劇協會、新域劇團、中天製作、沙田話劇團、彩虹劇社、一條褲製作及劇場空間等。

譚家敏
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曾參與劇團飛鬚角.非騷閣及香港科技大學戲劇校友會之創立過程,後前往新加坡,於郭寶崑先生創辦的新加坡實踐表演藝術學院修讀戲劇研究及訓練課程,期間獲香港戲劇獎學金。曾參與超過四十部戲劇製作,包括焦媛實驗劇團《金鎖記》、多空間舞團《戲棚計劃II—舞蹈拼貼嘉年華2009》等,並分別以英語及普通話參演新加坡新傳媒電視劇集、廣告及電影,亦在新加坡及香港任職大中小學戲劇導師。現為自由身全職演員及導師。